您的位置: 我与省医的故事 医护笔记
  • 为了素不相识的老人 两年来她多次伸出援手

    为了素不相识的老人 两年来她多次伸出援手

    “我一定要把挂号费和快递费给她,不能让她帮了忙还要自己贴钱!”春节前,省医院党委办公室接待了一对老夫妻,他们是专程来感谢和表扬医保管理办公室员工王毕华的。这对老夫妻是我院市门特患者,丈夫姓余。他们没有子女,亲戚也基本都不在成都,两...

    发布时间:2022-02-25 16:57|来自:宣传部
  • 全国首例上市人工心植入患者,你的心“情”好吗?

    全国首例上市人工心植入患者,你的心“情”好吗?

    “朝福,恢复得很不错啊!排除你本身行走不便造成的影响,你的心‘情’很好嘛!”经过认真检查,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衰中心主任医师王文艳对全国首例上市“人工心”植入患者朝福(化名)说。因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2020年11月10日,朝福在四川省...

    发布时间:2022-01-14 16:53|来自:宣传部
  • 为了母亲和胎儿的安全

    为了母亲和胎儿的安全

    经过46天医患并肩作战,省医院成功救治一例国内外文献均鲜有报道的巨大听神经瘤孕妈妈,近日母女平安出院。11月6日省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来了一位年轻的孕妈妈。她视物模糊、右下肢无力、无法独自行走。“刚开始是头昏头痛呕吐,右腿无力。那时候我怀...

    发布时间:2022-01-01 16:43|来自:宣传部
  • 一首藏头诗背后的故事

    一首藏头诗背后的故事

    本期手记来自:一位泌尿外科患者这是一首藏头诗,藏着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一位医生的名字,塑造的是整个医护团队未一一具名的人物群像。这首诗,还要从田老的病说起。7月27日,四川省人民医院成功处置一起新冠肺炎疫情,医院门诊停诊半天进行全...

    发布时间:2021-09-30 15:51|来自:一位泌尿外科患者
  • 早产儿点点“生存”记

    早产儿点点“生存”记

    本期医护手记来自:医疗集团崇州医院张超伦冷惠安宁张雨我叫“点点”,这是四川省人民医院集团崇州医院新生儿监护室的天使阿姨们给我取的小名。我喜欢这个名字!我出生时胎龄30周,体重只有1050克,身长36厘米,真是太小啦!要知道,正常胎儿至少要...

    发布时间:2021-09-26 10:52|来自:医疗集团崇州医院
  • 省医四季

    时光匆匆,成为一个省医人已经25年了。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无数个记忆的片段如倒片般闪回。省医的四季是美丽的,我曾有4首小诗描述。《秋桂》应是广寒神仙种,幽幽暗香遗风送,负手株前闭眼立,虽在俗世意从容。25年前的初秋,刚刚跨出校园的我,...

    发布时间:2021-08-12 15:01|来自:整形外科 卫东
  • 不忘初心,为爱飞翔

    不忘初心,为爱飞翔

    有这样一个地方,每天都上演着“生门”电影,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硝烟战场,却有一群迎接新生命降临的天使,是为生命赞礼写下第一曲赞歌的可爱人儿。感恩我一直觉得与不会说话的“小屁孩”打交道,好难,直到遇到一位快乐小孩。那年夏天,病房里住进...

    发布时间:2021-08-05 09:42|来自:护理部 李蓉
  • 省医院,我心中的家园

    省医院,我心中的家园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宋代诗人陆游诗中所写的这个地段,便是我从小至今生长的家园——四川省人民医院所在地。医院斜对面是著名的千年道观青羊宫,向东南方向走不足两公里,是著名的浣花溪——唐代诗圣...

    发布时间:2021-07-27 11:30|来自:神经内科 杨友松
  • 出邛海记

    出邛海记

    “锦江河畔,平安桥旁,人道关怀,救死扶伤,芙蓉故里,孕育出天使的阳光。圣洁的梦想引领着我们青春的时光……”这样的歌声曾一次又一次回响在校园,成为了一种精神图腾扎根在每一个成铁卫校人的心中。这样的歌声,不仅仅是激越,即使你轻轻地唱、...

    发布时间:2021-07-22 13:44|来自:成都铁路卫生学校 谭崇杭
  • 科研的路,须耐得住寂寞——忆那些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简阳)分院奋斗的研究者们

    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将属下的实验(基础)医学研究所、血液病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放射医学研究所、输血研究所迁至四川简阳,1972年合并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简阳)分院。1979~1...

    发布时间:2021-07-08 15:12|来自:退休职工 钟大发
共12页上一页12345...12下一页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