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共聚成都共推支气管镜技术国际化发展
2025年11月15日至16日,由四川友谊国际医药卫生交流中心主办、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承办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规范化诊疗暨中美CHEST气管镜培训”专场在成都顺利召开。
我院党委副书记周陵出席会议并致辞,他强调“作为省属公立医院的领头羊,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始终将提升呼吸与危重症救治能力作为履行公益职责、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举措,着力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建设。”此次培训聚焦国际前沿技术与临床实操、推动中国支气管镜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特别设立中美联合教学环节,搭建中外权威专家深度交流平台。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附属医院Ching-Fei Chang教授与克莱顿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Zachary S. DePew教授通过理论教学结合手把手、游戏竞答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分享了基于多中心研究的CHEST气管镜最新进展,重点展示其在复杂气道病变精准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优势。为提升实战能力,主办方引入高仿真支气管镜模拟训练系统,配备国际标准气道模型、介入器械及并发症模拟模块,构建“基础—进阶—认证”三级实训体系。在CHEST认证导师指导下,学员分组开展插入、活检、刷检、灌洗等基础操作训练;高阶环节模拟气道狭窄、大出血、异物梗阻等危急场景,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最终考核严格对标CHEST国际认证流程,从操作规范、风险防控到临床决策进行全面评估,合格者将获颁《支气管镜操作培训认证证书》,实现培训与国际资质对接。我院参会代表与外国专家亲切交流,并向外国专家赠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定制茶杯,寓意“以茶会友、以技连心”,这份承载东方文化温度的伴手礼,象征着跨越山海的学术情谊,赢得国际专家高度赞誉。“这份礼物让我感受到尊重与温暖,”DePew教授感慨,“我们交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信任与合作。

近年来,随着PCCM专科建设不断推进,支气管镜已成为呼吸疾病诊疗的核心手段。此次中美联动模式,实现了技术互鉴、病例共研、实操共享,为中青年医师提供了接轨国际的“快车道”。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郭璐表示:未来,我院呼吸学科将持续深化与美国胸科医师协会(CHEST)、欧洲呼吸学会(ERS)等国际学术机构合作,推动建立常态化跨境培训与多中心协作机制和师资培养,加速支气管镜技术向精准化、智能化、普及化发展。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