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科探索式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
发布时间:2011-07-08 00:00本文来源: 护理部
分享到:
为进一步对患儿及家属提供全面、连续、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护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儿科二病房于今年6月积极创建“以家庭为中心”特色护理病房。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美国卫生系统中一个新颖、 广泛的概念,它要求医务人员不再单纯重视患者的医疗问题,而要意识到患者属于一个家庭、 一个社区和一种生命或文化的特殊形式。虽然医疗护理行为发生在医院内,但通过病人就医,除了促使患者能通过自我管理和家庭帮助实现健康恢复外,还能使整个家庭获得对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等知识,促进整个家庭健康行为的形成。此护理模式符合我国家庭对病人护理的思维模式和心理需求,既能以家庭为单位提高全社会健康知识水平和疾病护理技能,还可进一步促进护理人员在疾病防治中发挥作用。
儿科二病房主要收治非感染性疾病(白血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患儿,此类患儿多为慢性病,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严重,且发病率近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出院后需长期随访,家庭的参与配合与疾病预后成正相关,该类家庭迫切需要全面、系统、专业、持续的护理支持。该病房收集了科室过去2-3年非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的相关资料,对流行病学、人口学资料及采用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对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实施家庭护理模式及临床护理路径的建设提供了依据;以非感染性疾病作为试点病种,设计患儿及家属需求调查表并进行调查,了解患儿及家属在治疗、护理、疾病信息、生活照护等方面的需求,为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支持提供了依据。
目前该科采取的具体护理措施是进一步优化病房环境,调整排班模式,采用责任护士全程负责制,使其在为患儿提供连续护理的同时与患儿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相互信赖的关系;在对现有入院教育及健康指导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入院教育及健康指导方式,在教育对象、教育时机、教育实施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尝试建立一套内容丰富、简洁实用、标准规范的健康教育体系;建立患儿健康档案,记录患儿疾病诊治及转归、护理措施落实、家庭配合度等情况。责任护士根据患儿的随访需求对患儿进行电话随访。
该科将达到分阶段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及建立3-5个单病种的临床护理路径。为对患儿实施程序化、标准化的护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并将对全面推广整个儿科病房的优质、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提供模范和指导,使儿科病房的优质护理服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最终达到患儿满意、家庭满意、医生满意、社会满意。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美国卫生系统中一个新颖、 广泛的概念,它要求医务人员不再单纯重视患者的医疗问题,而要意识到患者属于一个家庭、 一个社区和一种生命或文化的特殊形式。虽然医疗护理行为发生在医院内,但通过病人就医,除了促使患者能通过自我管理和家庭帮助实现健康恢复外,还能使整个家庭获得对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等知识,促进整个家庭健康行为的形成。此护理模式符合我国家庭对病人护理的思维模式和心理需求,既能以家庭为单位提高全社会健康知识水平和疾病护理技能,还可进一步促进护理人员在疾病防治中发挥作用。
儿科二病房主要收治非感染性疾病(白血病、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患儿,此类患儿多为慢性病,病程长,易复发,并发症严重,且发病率近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出院后需长期随访,家庭的参与配合与疾病预后成正相关,该类家庭迫切需要全面、系统、专业、持续的护理支持。该病房收集了科室过去2-3年非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的相关资料,对流行病学、人口学资料及采用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对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实施家庭护理模式及临床护理路径的建设提供了依据;以非感染性疾病作为试点病种,设计患儿及家属需求调查表并进行调查,了解患儿及家属在治疗、护理、疾病信息、生活照护等方面的需求,为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支持提供了依据。
目前该科采取的具体护理措施是进一步优化病房环境,调整排班模式,采用责任护士全程负责制,使其在为患儿提供连续护理的同时与患儿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相互信赖的关系;在对现有入院教育及健康指导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入院教育及健康指导方式,在教育对象、教育时机、教育实施者、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尝试建立一套内容丰富、简洁实用、标准规范的健康教育体系;建立患儿健康档案,记录患儿疾病诊治及转归、护理措施落实、家庭配合度等情况。责任护士根据患儿的随访需求对患儿进行电话随访。
该科将达到分阶段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及建立3-5个单病种的临床护理路径。为对患儿实施程序化、标准化的护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并将对全面推广整个儿科病房的优质、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提供模范和指导,使儿科病房的优质护理服务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最终达到患儿满意、家庭满意、医生满意、社会满意。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