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医院院报2016年第8期第四版详细

结对帮扶 点燃希望

“修修,快来!看看文阿姨给你带什么东西来了?”今年4月13日上午,在仪陇县安溪潮村村委会门口,汽车刚停下,内科党总支书记文辉就看到了早已在村口等候的修修小朋友。7岁的修修飞快地跑到文辉书记跟前,拿到了文辉书记早早准备好的一盒糖果和几本课外书,高兴得又跳又笑。文辉书记笑眯眯地说:“听妈妈说,修修现在上课越来越听话,成绩也提高了,这是奖励乖孩子的!”同时,文辉书记将近两千元的药品交到了修修妈妈谭裕华的手中,叮嘱她一定要按时给孩子服药,“按时服药,修修的多动症才能好转。”


单亲妈妈谭裕华家里非常困难,不仅老人体弱多病,弟弟还因为一次车祸欠债近30余万。在这个坚强的单亲妈妈眼里,照顾家中老人是她的本分,帮助弟弟还债虽然辛苦,但她能够扛下去。然而,儿子3岁时被诊断患有多动症却让她感觉十分痛苦。因为这病,儿子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完全没办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小学二年级只能考20多分。家庭生活的压力,儿子患病的状况,让她喘不过气来,这让她觉得生活没了希望。

“两岁的时候就总觉得孩子有点异常,所以带他去西南儿童医院看病,结果被确诊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谭裕华说,治疗这样的病不仅需要花费一大笔钱,还需要漫长的时间,若不尽早治疗,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就在谭裕华发愁之际,医院为她送去了希望。根据省委精准扶贫的部署,我院参与朱德故乡仪陇县安溪潮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并与七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为了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到户、具体到人,医院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每户村民的不同状况,制定具体的脱贫方案。按照方案,副院长蔡力和内科党总支文辉书记与谭裕华一家结下了对子,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在两次入户调研的过程中,文辉书记详细了解了谭裕华一家的情况,决心尽力帮助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不仅要想方设法让他们脱贫,也要去除谭裕华的那一块“心病”。今年2月19日,文辉书记专门请来了儿科专家李波主任为孩子看病。经过仔细问诊,初步诊断孩子的确患有多动症。通过医院帮扶在银山卫生院建立的远程会诊中心,与心身医学中心黄雨兰主任进行了远程会诊,最终给修修开出了后续的治疗处方,治疗时间为一年,每月大概需要800元的药费。这让谭裕华一家又喜又忧。喜的是孩子得到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忧的是每月800元的药费从哪里来。文辉书记看在眼里,连忙安慰谭裕华,药品的事儿不用担心,她来想办法,并叮嘱谭裕华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要多加鼓励。同时文辉书记还特意让医院营养医师专门为孩子制定饮食计划,详细说明日常饮食禁忌。

当得知由于孩子精力不能集中,学校要求他停学的消息时,文辉书记十分着急,因为她明白停学对孩子的影响太大,直接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命运。于是她主动联系了修修的班主任,说明了孩子的情况,告诉老师孩子无法自控是疾病所致,希望学校多包容和关爱这个孩子,随后文辉书记还专门通过快递送去了医院的病情诊断证明书。

每次听说文阿姨要来,修修都非常高兴,他会一直围着文辉书记开心地说个不停,而文辉书记总是笑呵呵地耐心倾听。

经过几个月的药物治疗和饮食调节,谭裕华发现儿子的病情有所好转。学校老师也反映孩子在课堂上不那么调皮捣蛋了,写作业专注的时间长了,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当谭裕华打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文辉书记的时候,文辉书记觉得一切的努力都值了……

除去心病的谭裕华更加有干劲儿了,在医院的帮助下,她家不仅种上了葡萄,还喂养了几十只鸡,新房很快也要住上了。如今正值丰收的季节,葡萄成熟了,鸡也长大了,一家子更有盼头了。谭裕华激动地说:“孩子得了病,我没有办法给他治。省医院来扶贫前,我认为我的生活没有希望了,是省医院救了我的孩子,救了我们全家!”      

(内科党总支)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2016年第8期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