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复医学科(川港康复中心)
职称: 副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再生治疗技术、肌筋膜微创技术、富血小板血浆PRP技术、肌骨超声技术、表面肌电图技术、射频治疗技术、臭氧治疗技术、神经调控技术、脊柱侧凸多模态评估与矫正技术。
康复医学科(川港康复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康复医学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康复工程学博士;2018-2020前往全球排名第一的Mayo Clinic进行博士后联合培养工作;从事肌骨疼痛干细胞、基因治疗、PRP等再生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脊柱侧凸多模态生物力学矫正研究,师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何成奇教授。擅长再生治疗技术、肌筋膜微创技术、富血小板血浆PRP技术、肌骨超声技术、表面肌电图技术、射频治疗技术、臭氧治疗技术、神经调控技术、脊柱侧凸多模态评估与矫正技术;获批新技术6项,国际领先1项、国内领先1项;专注于颈腰椎病、肌筋膜炎、骨关节炎、腰椎滑脱、运动损伤、寰枢椎半脱位与脊柱侧凸的微创、再生与康复。目前已独立完成软骨、半月板、肌筋膜、韧带、肌腱损伤的微创再生、生物力学运动重建3000余台。
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再生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成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康复工程专委会和骨关节炎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nslation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成果转化项目共6项;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1篇,Medline、核心期刊论文26篇,主编《脊柱矫形器学》,参编《浓缩血小板再生康复应用指南》,作为第一执笔完成国际第三部、国内首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康复诊疗指南(20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