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小课堂:风光摄影的8个小技巧
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一边旅行,一边拍照。但用相机记录风景简单,拍出精彩作品不易。如何在旅途中拍出精彩的摄影作品呢?希望以下8个小技巧,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技巧1:小光圈,大景深
景深是指拍摄完成之后,焦点前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在画面中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清晰的范围就叫作景深。景深的大小与镜头焦距的长短、光圈的大小以及摄影的距离有密切的关系。
通常镜头焦距越长(例如长镜头)、光圈越大、摄影距离越近,景深就会越小;而镜头焦距越短(例如广角镜头)、光圈越小、摄影距离越远,景深也就会跟着变大。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希望照片中的景色从远到近都是清晰的,这时采用小光圈,拍出来的照片就会有一个大的景深。
技巧2:突出前景
突出前景是一种常用的拍摄技巧,目的是突出风光照片中的纵深感,有助于吸引读者的视线,把读者的目光带到画面之中,有效增强照片的艺术效果和视觉冲击。我们在旅行途中所遇到的岩石、花朵、栅栏、小河等,都可以成为前景。
技巧3:寻找引导线
风光摄影中,引导线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线条是一种有力的构图工具,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透视效果的帮助下,引导读者进入画面,沿着线条看向画面的远方。影子或者波纹等元素构成的不对称线条,也可以更好地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
技巧4:在黎明或黄昏拍摄
日出之前的景色是非常美丽迷人的。橘红色的光线从地平线上射出,这种景色在太阳升起后就会消失。所以,我们要在日出前就架好相机,等待灿烂的一刻;而晴朗多云的天气容易出现晚霞,我们同样需要在太阳落山之前架好相机,等待微弱的阳光从云间穿出时,把握住黄昏的灿烂。尤其在水边拍摄,缤纷的色彩会在水面上形成反光,倒影放大了美丽,效果更好。
技巧5:剪影效果
剪影照片所表达的是拍摄目标的轮廓,无论拍摄人物还是山峦或建筑物,照片所呈现的都将是一块暗暗的轮廓。这时,表现拍摄对象的细节已经不是我们要考虑的,清晰的轮廓才是我们的所求。那么如何拍摄一张剪影照片呢?
首先,应该选择清晨或傍晚,这个时候光线柔和,质感很好,很容易拍摄到效果很好的照片;其次,曝光要遵循宁可“欠曝”而不“过曝”的原则,要令目标几乎全黑,处于曝光不足的状态;再次,将光圈收小,对亮处测光。而当光线比较强时,一般还需要使用减光镜,才能使主体曝光严重不足,形成强烈的剪影,充分表现主体的姿态。
技巧6:善于思考,画面简洁
很多朋友到了一个地方之后,很快就进行定点拍摄,却没有仔细考虑是否还有更好的拍摄地点或者拍摄方式。其实,摄影地点的选择是否合理?什么是更好的视角?理想的光线什么时候出现?这些都是我们要关注的。要避免总是以常人1.6-1.7米左右的视角来拍摄。登一处高山或者俯身在地上,你会发现另外的美丽。
技巧7:体现意境
成功的作品,往往很有意境,甚至带有一些戏剧色彩。天气多变的时候,一个背影的出现,加上自己的前期想法,都更容易体现出意境。
技巧8:“重视后期处理”
风光摄影不是一个记录过程,做到的不能仅仅是“拍到了”,更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一种情感的抒发。所以好的后期处理,会使创作的意味更浓我们脑中的画面既是现实的又是自我的,所以拍摄控制和后期控制都是为了得到自己脑海中的影像。因此,按下快门不是摄影的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