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文化榜样力量大美医者详细

四川省获国家级荣誉医师风采录:尹立雪

发布时间:2025-08-18 09:23本文来源: 宣传统战部

尹立雪 :主任医师、博士(博士后)导师、教授、研究员。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主任、超声医学研究所所长、心脏中心执行主任、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副会长、四川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医学会超声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亚太超声心动图学会副主席、中国超声心动图学会主席、中华医学超声杂志副总编、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副总编。

尹立雪教授长期从事超声医学高新可视化技术环境中的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基础和临床研究。在临床实践中建立与超声可视化环境紧密结合的创新性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和诊疗模式,在国内首先创立心血管疾病诊疗一体化门诊。协助医院心脏中心心脏外科中心、心衰中心和心脏介入治疗中心开展完成全国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脏(左心室辅助系统)植入手术和心脏移植,保障心血管临床高新技术项目顺利开展。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主编国内外首部《超声心脏电生理学》和《超声心脏力学》学术型专著;主编《负荷超声心动图》等国内实用型专著10余部。参编国内实用型专著20余部。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400余篇,100余篇学术论文被本学科著名SCI和EI收录学术期刊发表。已获授权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首批国家卫健委“国家杰出医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天府名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杰出超声医师四川省先进工作者。

【从医感言

以“治病救人”的初心为灯塔,指引方向,永葆人文温度;以“精准可视化系统性诊疗”为航船,搭载最先进的心血管病诊断治疗理念方法论和科技手段。作为心血管超声工作者,愿以超声探头“作画”、以科研思维“拓荒”,让每一帧影像和每一个数据都成为最准确的生命回响。——尹立雪

【医路历程

从重庆医科大学的学子到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从初入临床到心血管内科和心血管超声专业专家、美国Mayo Clinic研究员;从临床诊室的超声探头到实验室的力学模型,从亚太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大会主席台到基层医院的培训课堂,尹立雪主任始终坚守着一个核心目标:用超声医学高新技术破解心血管疾病诊疗的密码。他在临床实践中建立与超声可视化环境紧密结合的创新性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方法和诊疗模式,在国内率先创立心血管疾病诊疗一体化门诊,仅2024年即带领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完成心血管超声检查人次40万项,心电和心功能检查人次55万人项和1万余例次的临床心血管疾病治疗。尹立雪教授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

以临床为导向,探索学科发展

尹立雪主任长期从事超声医学高新可视化技术环境中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断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通过大量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获得了原始系统性创新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建立了《超声心脏电生理学》《超声心脏力学》的理论、技术和临床实践基础,助力实现更为精准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在该领域获得了较高的国内外学术声誉和影响力。随着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尹立雪主任充分认识到,单纯依靠实验室检查或临床表型,不足以支撑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他在临床实践中建立与超声可视化环境紧密结合的创新性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方法和诊疗模式,在国内率先创立心血管疾病诊疗一体化门诊。从医37年来个人完成20余万例次的心血管疾病超声诊断和治疗,同时完成10万余例次的心血管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让仪器获得的图像数据化作温暖的生命健康之光。在医院心血管各专业的支持下,他积极协调、推动心脏外科中心和心衰中心开展了全国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脏(左心室辅助系统)植入手术和相关心脏移植手术,协调心脏中心 TAVI 等介入治疗工作,保障心血管高新技术项目的顺利开展。

以专业为支点,出救治新冠肺炎良策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尹立雪主任第一时间在全国率先牵头组织肺部超声网上培训班,加强推广全国各地肺部超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利用4G和5G远程会诊平台实现跨机构、跨区域和跨专科的协作,实现了1000多家医疗机构的互通,先后参与培训人数超40万人次。有感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病患救治中分类管理和精准诊断治疗之难,他牵头组织全国专家执笔编写《新型冠状病毒重症肺炎肺部超声检查及远程诊断实施方案(第一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远程超声诊断实施方案(第一版)》,给予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工作上的指导与帮助。主编出版了两部相关学术专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肺超声联合检查实施方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 和超声对照图谱》。

以患者生命为心灯,不断攀登科研高峰

作为常年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心血管病专家,他深知医学影像在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中的支柱、引领作用。为此他创建了超声医学学与计算心脏病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还建立了四川省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和超声医学研究所。他深知心血管超声在我国的心血管疾病防控和临床应用极不充分,严重阻碍了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有效防治,而心血管超声标准化和规范化是解决应用难题的不二法门。他与全国同道精诚合作,发起并主持了多项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多中心研究,获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建立多个标准化检测技术方法和指南专家共识推动心血管超声高新技术的大规模临床应用,通过构建多个系统性心血管超声正常参考值体系解决心血管疾病诊断中正常和异常鉴别判断基础性问题,填补国内外空白。他在国际上率先采用心内超声导管和控制电剌激技术进行在体心肌电机械兴奋评价试验并获得成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多普勒超声可以实时准确定位心脏传导系统和心室壁内心肌激动起始点及其传播,其中对窦房结和房室结及束支解剖结构和激动过程的可视化观察和量化评价在国内外文献中未见报道。在国际上率先完成生理性心脏靶点起搏和精确消融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心血管系统固体和流体力学领域进行了全新的开拓,在心血管系统力学的可视化观察和量化评价取得创新性成果。在上述方向上通过大量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取得系列重要基础和临床重要发现。同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应用于心血管临床精准诊断治疗实践。

以学科现状为基,探索临床诊疗新突破

“我们现阶段所应用的医学影像技术都是上个世纪前人探索建立的,进入新世纪到现在,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有突破性的全新医学成像技术或方法。如果这一点没有得到根本性地改变,就无法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更深入、更系统的信息,整个专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制约。我们需要‘变革,例如构建新的成像系统和技术方法,获取从前认知以外的心血管疾病诊断信息。”困则思变,尹立雪主任讲到,心血管超声诊断技术需要进一步突破。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或许将加快超声心动图领域实现突破创新的脚步。“通过可及性较强的超声成像加上人工智能,能够获得更多心血管疾病的特征,通过系统性提取特征可以知道特定疾病的诊断概率,进而构建出系统、完整的疾病精准诊断体系。这样才能进一步打破瓶颈,构建新世纪的心血管疾病诊疗工作模式”。 尹立雪主任认为,随着疾病诊疗的形势不断变化,加之我国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学科融合发展已然成为趋势。他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今他创建的超声心脏电生理学与生物力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已成功重整为超声医学与计算心脏病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将结合多组学、纳米医学和人工智能研究,深入研究可大规模应用的基于超声可视化深度表型的心血管疾病精准防控理论和技术体系,形成基于超声可视化环境的“机制解析-靶向干预”全链条原始创新体系。作为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医生无论在临床或是科研上都蕴藏着巨大能量。因此,尹立雪主任甘为人梯,积极培养青年医生成长。近年来,他先后培养了硕士、博士和博士后90余人,培训国内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00余人次,累计培养西藏藏族自治区超声医学工作者1200余人。他教学能力突出,注重有教无类、教学相长,深受学生爱戴和敬仰。他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先后主编多部开创性专著持续引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只为以超声探头探知心血管隐匿病变,给出影像学答案,让临床在面对复杂病例时总能找到清晰的有效干预路径,与广大心血管临床医师共同绘制人民健康的生命回响。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四川省获国家级荣誉医师风采录:尹立雪
网站纠错